新春伊始,雨水自然多了起来。连续几场雪夹雨,冰冻的空气里,隐约透着淡淡的潮气。
窗前伫立,天空中飘落的小雨,穿过迷雾和霾搅在了一起。早到的小雨,无声荡涤着被雾霾笼罩的城市,尽洗空中飘游的浮烟和尘粒......
在这片窒息的天空下,飘忽的思绪,远离了“瑞雪兆丰年”的境意。远山在沉寂;江河无语;大海挂起了阴郁的帷幔,阻断了巨轮起航低沉的鸣笛;不见了港湾、塔台、锚链和晨曦。
初到的“天雨”,穿透了天空崎岖的沉云,飘落在冰封的土地。淋漓的“甘露”,催生着万物的复苏。春天的气息,如蹒跚学步的孩童。水泽腹坚,终难抵阴消阳长的脚步,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......
“雨水”过后,就见“惊蛰”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二月节,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。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“一候桃始华;二候黄鹂鸣;三候鹰化为鸠。”想必此时的江南,早已是桃红李白,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。而北方的花红柳绿,只能期待四月的“谷雨”。
易曰:“泰:小往大来,吉亨。”
追本溯源,千古相传:十一月的复卦“坤上震下”,一阳生于下;十二月的临卦“坤上兑下”,二阳生于下;正月的泰卦“坤上乾下”,三阳生于下。自“冬至”始,白昼见长,阴气渐去,阳气始生。
正月,“三阳开泰”,意喻“三羊开泰”。阳羊相同;羊祥相通。西汉大儒董仲舒云:“羊,祥也,故吉礼用之。”
正月,乃十二消息卦之泰卦。坤上乾下,“乾”即天,下降至下卦,“坤”为地,上升至上卦,阴去阳来,象征天地二气相交,万物亨通安泰,占断为吉祥、亨通......
企盼、期待中......
(葛建留2017.1.27.)
评论